查看原文
其他

万年永宝

Emily 思迪爱逛博物馆
2024-11-26

2021年首都博物馆举办的“万年永宝——中国馆藏文物保护成果展”集结了全国10个省市、23家文博单位的50余件(套)展品,全面展示了中国馆藏文物科学认知、保护修复、工艺复原、预防性保护的最新成果,通过“实物展示+图文版面+互动科技”的手段展示了中国文物保护技术的发展及专业成果。



展览基于馆藏文物保护学术成果交流、科学技术手段揭示、文物艺术价值呈现的定位,分为“万年”、“慧眼”、“巧手”、“芳华”、“永宝”五个章节。在全国范围内选择重要科研成果与代表性展品,全面梳理中国馆藏文物保护的发展历程,深入介绍馆藏文物的科学认知方法与保护修复技术,全面展示我国馆藏文物保护的最新成果。



展览中展出的文物不止是一件物品,它不仅承载了重要的历史信息,还凝聚着一代代考古学家、文物保护专家、文物修复专家的智慧与心血,考古学家通过科学的调查、发掘工作让文物重见天日,文保专家、修复专家利用文保技术与修复手段让文物历史信息重现,散发历史的光芒。




01 

万年


第一单元“万年”从伯椃虘簋及其“子子孙孙永宝”铭文出发点明展览主题,系统梳理了中国文物保护的发展历程。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任何国家和民族,都有根之所系、脉之所维,这个根脉就是历史和文明,文物正是维系根脉的重要物质载体。



中国是极富创造力的国度,自古以来,灿若繁星的“中国发明”和“中国创造”点亮了人类文明的浩瀚星空,也留下大量珍贵文物。这些绵延于岁月长河中的“国之瑰宝”,蕴藏着中华文明起源和中华文化特质,彰显着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透射着当今中国发展繁荣的文化密码和力量源泉。
 


据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统计,全国共有或考古出土或辗转传世的国有可移动文物1.08亿件(套),历经岁月后,有些已是满目疮痍,亟需保护修复延续生命,以期“子子孙孙万年永宝”。


--- 椃虘簋 ---


西周椃虘簋,通高21厘米,口径22厘米,腹径26厘米。
1978年12月,北京市文物事业管理局在通县物资回收公司征集到一件残铜簋,残缺约五分之一,腹内铭文也部分残缺。之后在通县城关收购站的协助下,找到了这件铜簋的一些残片,使全器得以复原。



复原后的铜簋缺盖,腹内铭文五行二十八字:“白(伯)椃虘肇乍(作)皇考剌公尊㲃(簋),用享用孝,萬年眉壽,畯才(在)立(位),子子孫孫永寳”。伯椃虘簋,《集韵》释“椃”木名,音“豪”,“椃虘”应为作器人名。“畯”音“俊”,指西周时期管理奴隶耕种的官员。


·复原后的铜簋铭文拓片。


椃虘簋腹内铭文五行,其中有“万年眉寿”“子子孙孙永宝”字样,首都博物馆此次展览的名字“万年永宝”就是摘自这件文物。伯椃虘簋收录在《宣和博古图》。这是宋徽宗主持的研究古代礼器的专著,著录了当时皇室在宣和殿所藏从商至唐的839件青铜器。该专著经元、明、清历代重修、翻刻、流传至今确实可考的原本仅有兮甲盘和厚方鼎两件。




02

慧眼


第二单元“慧眼”,暗喻文保科技是探索文物奥秘的慧眼,通过对文物科学的认知追述文物背后的文化内涵与历史信息,生动鲜活地还原历史原貌;


历经岁月的文物,仿佛一位翕然端坐的老人,用沉默缄封了过去,充满着无数的未解之谜,当人们走向它时则要穿越无尽的黑暗,无尽的黑暗或许能用科技之光点亮。



正是科技擦亮了索解文物奥义的慧眼,也照亮着探索古代未知世界的前行方向。通过一张张图片、一个个数据、一条条曲线,在形貌、结构、成分等层面重新还原着文物的历史原貌。一件件文物,如同一个个文化符号,经过科学认知和人文求证,渐次变得鲜活灵动起来。




--- 棉麻丝毛 ---


丝、毛、棉、麻是四种最重要的天然纺织材料,世界各地的古代文明均根据各地的自然环境特产创造了丰富的纺织文化,在历史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不同特质的 纺织品文化圈。粗略地说来,在旧大陆上的四大文明古国恰好与四大纺织纤维原料有着比较明显的对应关系,埃及主要使用亚麻,印度以产棉为主,古巴比伦以产羊毛为主,而中国则是产丝。敦煌自古是“华戎所交大都会”,这一情势表现于 纺织史上则是多种纺织纤维的并存,丝、麻、棉、毛,无一或缺,在敦煌莫高窟出土纺织品中皆能找到实例




--- 纸帛书 ---


汉悬泉置遗址纸帛书,长6厘米,宽3.4厘米,四周均残缺,呈不规则碎块。白色,质较细,表面平整光滑。结构紧密,坚挺而有韧性,吸水性差,碎块边缘的断茬中,夹有麻织物碎块。表面残留墨书两行,字体潦草,出土于甘肃敦煌悬泉置遗址,甘肃简牍博物馆藏。这是目前为止发现的时代最早的用纸书写的文书,书法风格与同出文书完全一致。




--- 天水放马滩汉纸本地图 ---


西汉
天水放马滩汉纸本地图,残长5.6厘米,宽3厘米,出土于甘肃天水放马滩遗址,甘肃简牍博物馆藏。 



悬泉置遗址出土大量简牍、帛书、石砚、毛笔等遗物,见证着帛、竹、木、纸等书写载体并存的时代。悬泉置遗址出土了460余件纸张,其中10余张上有墨书,是迄今为止国内外发现的最早的书写纸,其原料主要为大麻、苎麻、麦草、树皮,大部分纸张较厚,表面粗糙,纤维不匀,无帘纹,应为“浇纸法”所成,少部分纸张较薄,有帘纹,纤维分布均匀,应为“抄纸法”制造,有些加有滑石粉和淀粉之类的填料,使纸面平滑便于书写。




--- 碳化稻米 ---


距今11000年--8600年的上山文化,得名于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上山遗址。作为长江流域最早旷野遗址群,从一开始就出现密集的稻作证据,对探索人类走出洞穴和稻作农业起源提供了实证。


上山遗址的稻谷遗存提供了目前世界上最早的驯化初始证据。据C14测年可知,一万年前,水稻最早在中国开始被驯化。上山文化万年水稻起源、发展的证据,丰富了对世界农业起源的认识。





--- 碳化丝绸 ---


汪沟遗址是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一处拥有相当人口规模的区域性中心聚落,在该遗址出土的瓮棺中发现了碳化纺织品。


通过采用基于定制的多克隆丝蛋白抗体建立的微痕检测技术,对该遗址瓮棺出土纺织品的纤维材质进行分析,可以确认其为丝织品。结合其他遗址相关发现,确切证明中国先民早在5000多年前的黄河流域就开始育蚕制丝,而且当时丝织品的存在具有一定的广泛性。




--- 余姚井头山遗址贝类 ---


井头山遗址位于浙江余姚,是中国沿海地区埋深最大的一处遗址,以海洋贝壳为主的堆积及陶片特征表明此为一处史前贝丘遗址,生业方式以海产捕捞为主,兼有采集、狩猎以及早期稻作农业,对中国沿海地区史前文化研究具有重大学术价值。据C14测年可知,文化层年代均在距今8000年左右,最早的可达到8300年左右。 




--- 乾隆色谱 ---


染料是纺织品色彩的主要来源,能够反映当时各个地区的流行颜色、生产工艺以及技术交流。清乾隆年间内务府织染局的销算档案,是目前发现中国最完整的染 色档案,记载了每种颜色的染料、媒染剂和染料的消耗。



结合文献研究和文物检测,可知清代使用的染料有红花、槐米、苏木、黄檗、靛青、五倍子等十余种,这些染料通过套染能够获得上百种颜色,真实还原清乾隆年间宫廷服饰的染色色谱,重现清代宫廷染色技艺。




03

巧手


第三单元“巧手”一方面指文物制作工匠的巧妙工艺,另一方面又指文保专家、文物修复专家“化腐朽为神奇”的修复工艺。



 在中华文明进程中,古代工匠秉承“天时、地气、材美、工巧”的和谐造物思想,错彩镂金,制革砺石,抟土为器,攻木至精,丝竹凝美,将“土、革、木、石、金、丝、竹”等材料制作成一件件独具东方文明特质的精美器物。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文物都出现不同程度的病害,急需保护修复。



文物保护工作者以中国文化底蕴为依托,顺应“完整、对称、均衡”的传统美学观念,结合代代相传的文物修复技艺,合理有度地借鉴西方修复体系中的理论、技术和机制,发展出适合于中国的文物保护修复技术体系,使文物重获新生。




--- 李倕复原冠饰及服装佩饰 ---


唐代李倕复原冠饰及服装佩饰,复原高度约39厘米,
陕西西安唐李倕墓出土,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冠饰及服饰配饰由大量不同材质的零散小件构成,出土时材质保存状况极差且层位复杂,对其分别整体提取至实验室进行清理并逐层提取,其复杂的结构得以完整揭示并复原。



李倕冠饰是国内第一个通过实验室微观发掘科学复原的冠饰。鉴于李倕墓的完整性和出土遗物材质种类的多样性,中德双方决定共同开展李倕墓出土文物的保护修复与研究工作。



中方的合作单位有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和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等,德方的合作单位有巴伐利亚州文物保护局、美茵兹罗马-日尔曼中央博物馆、慕尼黑工业大学等,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的德方合作伙伴是美茵兹罗马-日尔曼中央博物馆。李倕冠饰的保护修复项目始于2004年3月,2005年6月结束。


·李倕墓出土复原冠饰(局部)


·李倕墓出土复原冠饰(局部)。


·李倕墓出土复原服装佩饰(䙅裙配饰)。


·李倕墓出土复原服装佩饰。


--- 彩绘紫衣御手俑 ---


秦彩绘紫衣御手俑,高180厘米,宽70厘米,陕西西安秦始皇帝陵一、二号坑出土,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藏。


这件兵马俑身上的紫色颜料,就是通常说的‘汉紫’,这个颜料具有非常重大意义,原因在于,古代很多颜料都是采到矿物后直接研磨使用,er而这个紫色颜料它必须经过人工合成。也就是说两千多年前的秦代人,已经完全把它合成出来了。而且这种紫色以前只是汉代墓里面有,现在兵马俑身上发现了,相当于把它出现的时间往前推了很多年。




--- 彩绘绿面跪射俑头 ---
 

秦彩绘绿面跪射俑头,陕西西安秦始皇帝陵出土,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藏。兵马俑表面原本施有明艳的彩绘,其彩绘底层的主要成分为生漆,制作工艺及对环境变化的剧烈反应导致其出土时迅速卷曲起翘而脱落,极难保存。新材料的研发结合特定的加固技术,得以使这些彩绘陶俑以本色示人。




--- 胁侍菩萨重层壁画 ---


武威天梯山石窟,又称凉州石窟,创建于北凉时期,距今有 1600 多年的历史。20 世纪50年代末,因兴修黄羊河水库,对天梯山石窟的壁画和彩塑进行搬迁,自 2015 年起对馆藏天梯山石窟壁画开展保护修复。此壁画为重层壁画,下层绘有北凉时期胁侍菩萨,上层绘有元代胁侍菩萨,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经过程序复杂的重层分离与修复,壁画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得以留存。


·修复后的表层元代壁画。


·修复后的底层北凉壁画。



--- 蒋懋德画山水图贴落 ---


清代蒋懋德画山水图贴落为绢本青绿设色,属清宫旧藏。此贴落原为故宫符望阁内檐装饰,张贴于一层北侧西小间南墙。符望阁建于清乾隆37年(1772),是乾隆皇帝为其归政颐养所建。



作者蒋懋德活动于乾、嘉时期,史载其善山水、楼阁、人物,现有多幅作品传世。透光摄影显示,背衬由小幅纸张拼接而成,显示造办处匠作对此类巨幅贴落的装裱特点。


·落款署名处修复前。


·落款署名处修复后。


现经过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妥善修复,蒋懋德画山水图贴落已恢复本来面貌,重现华彩。修复后的贴落画面平整,画意清晰,崇山嶕峣,白云出岫,官式建筑隐现峰峦间。




--- 漆床 ---


战国漆床,长约3.25米,宽约1.5米,高约1.8米,成都商业街战国船棺葬出土,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成都商业街船棺墓葬群出土了迄今为止体量最大的船棺以及数百件精美的漆器,为古蜀文明研究提供了极其重要的实物资料。此漆床出土时共45 个构件,其中部分构件被盗扰,饱水糟朽,结构脆弱。经过清洗消毒、加固脱水、干燥定形等技术处理,使迄今发现的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结构最复杂的漆床得以复原。




--- 女龙袍 ---


黄江绸绣五彩五蝠平金佛字女龙袍,衣长132厘米,通袖长193厘米,慈禧陵地宫出土,清东陵文物管理处藏。



清东陵是中国现存规模宏大、体系完整、保存较好的一处大型皇家陵园。1909 年,慈禧归葬定东陵,黄江绸绣五彩五蝠平金佛字女龙袍是慈禧入殓所着最外层服饰。



针对该龙袍的保存状况和病害特点,在修复过程中采用背衬加固,即选用与待修复文物风格相近的现代织物作为背衬材料,衬于破损部位下方,采用相应针法将文物与背衬缝合,最大程度恢复其形制。




--- 南宋单衣 ---


1975年,福州南宋黄昇墓出土436件随葬器物,其中354件为服饰、丝织品,服饰形制齐全,面料品种丰富,泥金、印金、贴金、彩绘、刺绣等装饰技法精湛,为研究南宋时期的服饰史、丝绸艺术史、纺织科技史、对外交流史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实物资料。



质地轻薄的紫褐色罗印金彩绘花边单衣在地下埋藏了近800年,地下水的浸泡,加上尸体分解物、细菌等微生物的侵蚀,出土后丧失了基本的机械强度,严重糟朽,一触即碎,采用基于丝肽—氨基酸的脆弱丝织品接枝加固技术,对因老化而断裂的丝纤维肽链进行重新链接,达到提升纤维断裂强度和改善柔韧性的目的。




--- 北魏毛领皮衣 ---


此北魏皮衣为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博物馆藏品。皮衣出土群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镶白旗伊和淖尔附近,地处北魏六镇及北魏长城沿线以北,周边为典型的草原地貌环境,是目前在国内发现的纬度最偏北的北魏墓群。墓葬分布集中,排列有序,规格较高,从墓葬结构及出土器物来看,这处北魏时期的家族贵族墓地具有鲜明的鲜卑文化特色,但部分遗物又具有异域特色,说明该族群利用草原丝绸之路与中亚、西亚、欧亚草原建立一定的商贸联系,或由这些地区迁徙而来。



2013年,对M3进行抢救性清理,木棺内发现一具通体用黄色丝织品包裹的尸骨,出土香囊、毛领皮衣、皮靴、毛毡、皮裤等纺织品,是研究北魏时期的草原丝绸之路、边疆历史及民族关系的珍贵实物材料,为近年来中国边疆考古的重大发现之一。


·修复前(左)与修复后(右)。



04

芳华


第四单元“芳华”从文物内涵、精神价值出发探究传统工艺、古代科技及智慧,复原相对完整的古代技术体系,使传统工艺绽放新芳华。



中国是富有创造力的国度,是传统工艺大国。中国传统工艺历史悠久,门类齐全,成就辉煌,体现着工匠精神和先贤智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对承续中华文化血脉和维护民族精神特质有特殊作用。车舆制造、彩陶烧制、丝织印染等传统工艺就是历史上的高科技,对文明形成与进步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文物是我们的国家记忆,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技术、科学与艺术等内涵。以文物为出发点,开展考古学、材料学、工艺美术、科技史等学科的交叉研究,使传统工艺的认知达到“知其所以然”的科学深度,借此复原一个相对完整的古代技术体系,使绵延千年的传统工艺绽放新芳华。




--- 马家塬战国车 ---


甘肃张家川县马家塬战国墓地M16-2号车(复原件),长360厘米,宽296厘米,高180厘米,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周礼·考工记》云“一器而工聚焉者车最多”,车舆是古代机械制造最高工艺水平的集大成者。自2006年开始,甘肃马家塬战国墓地出土了大量车舆,为中国古代车辆的发展、演变的研究及复原和复制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于田野考古发掘、实物解剖、文物保护、全面信息提取、科技检测分析、模拟数字复原、传统工艺研究和复原复制、展示利用相结合的理念,充分挖掘中国古代车辆所蕴含的文化、历史、科技和艺术价值,建立古代车辆复原和复制的完整工艺体系。




--- 老官山汉墓提花织机 ---


复原的成都老官山汉墓提花织机,长470厘米,宽120厘米,高280厘米。


中国古代织机与织造技术是中国古代科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2012年,成都老官山汉墓中出土了四台织机模型及相关文物,是中国发现的唯一完整的西汉时期的提花机模型,也是世界上发现最早的提花机模型,填补了中国乃至世界纺织科技史的空白,是当时世界织机的最高境界。



丝绸是开创丝绸之路的原动力,丝路沿线出土了大量汉唐时期丝绸。尼雅遗址是汉晋时期塔里木盆地南缘一处典型的内陆沙漠绿洲型聚落遗址,《汉书·西域传》中记载的精绝国故地。1995年,“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锦护膊在新疆尼雅墓地(M8︰15)出土,体量虽不大,但是堪称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纺织考古发现之一,是目前所知经线密度最大的、织造难度最大的汉锦。


·复原织机。


2015年,基于成都老官山汉墓出土的四台织机模型,中国丝绸博物馆以1:6的比例复原了可实际织造的织机。2018年,国丝馆的专业技术人员用这台汉代的复原织机,复制“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膊,完整复原汉代提花织机及其提花织造技术体系,即“汉机织汉锦”。


·复原“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



05

永宝


第五单元“永宝”展示了当今文物保护的新理念,基于预防性保护的主要目标,对大环境、小环境、微环境等进行各类等闲的综合防治。



环境是造成馆藏文物损坏劣变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环境控制,降低劣化速率,对各类风险举行综合防治,是预防性保护的主要目标。未雨绸缪,防微杜渐,正如《黄帝内经》提及的“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的“治未病”思想。



基于风险管理的预防性保护是当今国际文物保护领域的发展趋势,自此馆藏文物保护从传统“抢救性”保护向现代“预防性”保护转变。



目前,中国的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研究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形成了“稳定洁净”的预防性保护理念,研发了环保高效的新型植物源消毒剂,文物保护装备领域走上了文物科技与专用装备的融合之路,独具中国特色的系统解决方案为文物世代永宝提供了重要保障。






延伸阅读:

中国传统医药文物特展——发现中医之美

长江流域青铜文明特展——山高水阔 长流天际

内蒙古文物菁华展——长城内外皆故乡

山西古代文明精粹——华夏之华

中国传统财富文化展——富贵长春

文物中的福寿文化与艺术特展——福寿文化

故宫敦煌特展——敦行故远

丝绸之路服饰文化特展——云想衣裳

叙利亚古代文物精品展——文明的万花筒

中国古代绿松石文化展——色如天相 器传千秋

故宫陶瓷馆——故宫博物院陶瓷馆





◇ 本文部分信息来源于首都博物馆、中国丝绸博物馆、文博圈等

◇ 本文未标注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End -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思迪爱逛博物馆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